【资讯】大气一号跨越式提升碳监测能力,碳排放标准与配额或将加快收紧!

发布时间:2022-05-10


近日,长四丙火箭在长四丙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。在705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,重2600kg的大气一号开始上岗工作,将大幅提升全球碳监测和大气污染大范围高精度监测能力,实现我国大气遥感技术跨越式发展。


减碳,首先要监碳。一般来讲,国际上惯用清单统计法量化碳排放情况。在该清单上,不同行业、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排放因子。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清单统计法,不能将对碳的燃烧利用效率差异加入考量,使用一概而论的相同系数统计出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不准确。

地面观测站可以实现连续高精度监测,但在海洋、偏远山区等地很难建站,覆盖范围有限。所以通过卫星精确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,形成一张天地一体的监测网尤为必要。“减哪里”、“减多少”都是需要评估碳排放现状才能知道的答案。在判定减碳方向时,对碳排放的量化监测是指南针。

在大气一号上线之前,国际上对碳排放情况采用的都是被动监测。所谓被动监测,就是使用有效载荷分析收到的反射光谱信息,从而判定碳排放程度,这一过程需要太阳光的参与。而大气一号由于搭载了激光雷达,摆脱了对太阳光的依赖,实现了全天时高精度的全球自主探测。

大气一号总设计师朱维透露,未来还计划发射大气二号卫星,即高精度温室气体综合探测卫星,最主要的任务是探测温室气体,包括二氧化碳、甲烷等,在一颗星上实现对温室气体的主被动联合探测,可以实现宽覆盖、高精度双优势,进一步提升我国天基碳监测能力水平。


相关专业人士指出,碳排放量化监测能力的快速提升,保障了我国精准掌握碳排放现状。为如期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计划,相关部门或将加快修订出台更为严格的碳排放标准,并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。


【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碳排放标准】

  据调查,多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的标准已使用多年,比如镁冶炼、铝冶炼、电网、化工等行业,现在还在使用各自行业2015年出台的《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》,现今的监测能力、核算要求和当初制定标准时已有较大变化,相关核算标准很可能会加快修订和调整。
事实上,北京作为首批碳市场试点省市,2021年1月1日起就率先对电力等七个行业实施了《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 》(DB11/T 1781-2020)等新标准,明确这七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报告范围、核算步骤与方法、数据质量管理、报告要求等。有北京作为示范效应,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很可能也会同步修改。


  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的标准很可能趋严调整,碳排放权配额分配也出现不断收紧的迹象。以《广东省发布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》为例,水泥、钢铁、石化和造纸行业的免费配额比例进一步下降,纳入企业的门槛由原来的2万吨/年排放量或者1万吨标准煤/年综合能耗,下降为1万吨/年排放量或者0.5万吨标准煤/年综合能耗。


  如果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的标准趋严调整,碳排放权配额继续收紧,无疑将对相关排放企业带来较大压力,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节能减排将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的重大命题。

相关导读:金鹏环保零排放系统架构

为客户创造价值,让企业更受欢迎,使环境更加美好
网站地图法律声明
Copyright @ 2020 广州金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5083448号. Designed by wanhu.